中國可適時設立第三個證劵交易所
2013-04-19   作者:劉志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到:
【字號
  自從滬深兩地正式開辦證劵交易所以來,中國證劵事業發展日新月異。這個市場的存在和發展,不僅為中國企業投融資找到了最直接的平臺,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而且為中國的證劵管理機構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特別是相關的監管人員的迅速成長,是滬深兩個市場給中國資本市場做出的最大貢獻。
  據統計,每天在滬深兩個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的資金高達數百億之多,到2012年底為止,這兩個市場的股票市值(A股)已經達到近23萬億元。雖然比它輝煌頂點有距離,但在當前特殊的經濟背景下已是個不小的成就。
  除了給這兩個城市創造了數十萬計的就業崗位外,還成為吸引外部資金落戶當地的聚寶盆。然而,就像許多國家經歷過的一樣,由于市場的不斷擴大、增容,人們需要能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但是,滬深兩個交易所的發展規模和人力已經達到飽和的狀態,要進一步推動中國證劵市場的發展,我們應該考慮是否可以在適當時期開辟第三個股票交易中心,和滬深交易中心一起組成三足鼎立的證劵市場格局,這必定會大大提升社會資金入市的積極性,推動中國的證劵市場邁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也能夠為資本市場提供新的平臺。
  筆者認為,有三條理由可以說明設立第三個證劵交易中心應該提到議事日程,應當抓緊進行。
  第一, 目前滬深兩個中心的壓力過大,負擔太重。除了已上市的公司之外,據了解,全國尚有大約有900家企業在排隊等待審批上市。這是不正常的。我們不能再讓企業無限期的等待下去,這個等待是市場不允許的。增加一個新的交易中心,無疑可以大大提高有關部門審批的進度,簡化上市程序,盡快按市場規律辦事,可以大大增強中國證劵市場吸納資金的能力,是于國于民于企業都有好處的事情,不應當拖延。
  第二,中國面臨開放利率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重任務,時間壓力很大,市場壓力更大。特別是國際資本市場要求中國盡快開放相關市場的呼聲漸高。中國的相關部門和專家們也在左思右想,希望能夠有個穩妥可信的方案保證資本市場平穩開放。這個時間段設立第三交易中心,無疑是個利好消息,既可以提高外部資金對投資中國的信心,而且可以穩定國內投資者的信心,能夠保證中國資本市場的順利開放和長期繁榮。
  第三, 這個中心可以考慮選在像成都,武漢這類的中西部城市,這樣不僅可以分散現有的管理壓力過于集中的弊病,而且能夠成為帶動當地經濟金融發展的強大動力源。因為,這個交易中心會產生巨大的輻射效應,可以帶動當地中小企業上市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推動相關機構的重組再建,促進地方工業,金融資本和有關聯的服務行業的發展,肯定會受到當地政府、企業家和民間投資者熱情歡迎。據統計,民營企業的市值增幅都超過央企,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大約有1400家民企的市值高達53896億元。中國如果增加新的交易中心,勢必大大刺激民企的創新積極性和競爭力,成為證劵市場上的主力軍。
  中國的經濟正行進在迅猛發展的道路上,必須要有一個科學的“大金融”概念,把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得中國的證劵市場成為中國大發展的第三主力戰場,讓更多的普通投資者獲利,讓老百姓真正分享到改革開放的紅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倫敦金屬交易所基本金屬期貨價3日普跌 2013-04-04
· 桂敏杰委員:擴大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市互聯互通 2013-03-09
· 洲際交易所收購紐交所通過美國反壟斷調查 2013-02-20
· 江西第一家環境權益類交易所掛牌運營 2013-02-05
· 各類交易所先濫后治的教訓 2013-01-3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