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復蘇是穩定的
2013-05-15   作者:程實(金融學博士)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沒人能確切說清“預期”是什么,但任何一個方向的“超預期”都會對市場走勢帶來劇烈的影響。但這其實莫名其妙。
  圍繞著美國經濟的預期就是最新的一個例子。2013年1月末,當統計部門公布2012年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初值僅為-0.1%(最后確定的終值為0.4%)時,不見市場有何恐慌,大家反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動力“強于預期”,美國股市隨后一路狂飆,連破歷史紀錄,美元匯率也受到提振走出一波強勁升值,甚至連美聯儲也在議息會議中開始討論終結QE的問題;而到了2013年4月26日,當2013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初值被確定為2.5%時,市場卻普遍認為這一水平“弱于預期”,美國股市和美元匯率都受到沮喪情緒的影響,甚至有著名投行開始拋出唱空美國經濟的論調。
  -0.1%是“強于預期”,2.5%是“弱于預期”,該說美國經濟太變幻莫測,還是市場預期太匪夷所思呢?在筆者看來,關鍵在于美國經濟增長率數據本身波動性大,市場又對易變的數據過于糾結,進而對美國實體經濟基本面的內在趨勢缺乏具有連續性的認識。
  值得強調的是,很多時候,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并不是經濟基本面發生了多少真實變化,而是市場預期的形成包含了太多不穩定因子。要知道,所謂市場主流預期,往往是少數著名投行、少數大腕引導的預期,當預期經常性出現大幅偏差之時,很難區分這種偏差是源自基本面變異,還是預期引導者的技術錯誤、市場偏見或干脆是有意為之。

  復蘇并不反復無常

  就美國經濟而言,筆者非常想強調的一點是,雖然圍繞美國經濟的預期起起伏伏,但從全面數據看趨勢,美國經濟復蘇是穩定的,這種穩定性遠遠超出近期市場和媒體對美國經濟忽好忽壞的擔憂和猜測。
  還是從最新數據切入,4月26日公布的一季度美國實際GDP季環比增長年率為2.5%,這2.5個百分點的構成結構中,消費貢獻了2.24個點,投資貢獻了1.56個點,貿易造成了0.5個點的損失,政府支出造成了0.8個點的損失。這個結構看上去不錯,表明美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表現強勁。
  說到穩定性,則需要聯系美國經濟的長期結構特征更細看一下:美國經濟之所以在二戰后長期處于全球經濟領頭羊地位,是因為美國經濟內生動力強勁,說白了,就是不靠外需、不靠政府花錢刺激。
  在美國實際GDP統計中,有三個構成部分屬于對內生動力影響不大的波動因子,分別是庫存變化、貿易和政府支出。根據筆者的測算,1947~2012年的連續264個季度里,這三個波動因子對美國實際GDP的增長貢獻僅為0.08、-0.1和0.57個百分點。但最近兩個季度,這三個波動因子卻對經濟增長率造成了極大的干擾,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庫存變化的增長貢獻分別為-1.52和1.03個百分點,貿易的增長貢獻分別為0.33和-0.5個百分點,政府支出的增長貢獻分別為-1.41和-0.8個百分點。三大波動因子近兩個季度對增長的影響不僅明顯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其本身的時序變化也反復很大。波動因子的劇烈震蕩使得市場預期的準確性明顯下降。
  值得強調的是,波動因子盡管搶了風頭,但它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而根據筆者的測算,剔除掉三大波動因子的影響后,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內生增長水平分別為3%和2.77%,兩者都較為強勁,延續了2010年以來的復蘇態勢,且差距明顯小于實際GDP季環比年率初值-0.1%和2.5%顯示的水平。也就是說,美國經濟復蘇并沒那么反復無常。

  穩定復蘇的兩層含義

  筆者以為,美國經濟復蘇是穩定的,這種穩定有兩層含義:一是穩定地在復蘇,二是復蘇穩定地未達目標。
  2012年以來,美國經濟發生了一系列深層變化:美國家庭去杠桿化接近完成,資產負債表的漸進恢復激勵美國家庭重返危機前的消費模式,家庭儲蓄率明顯下降;美國房市去泡沫化接近完成,房市在經歷漫長筑底后開始反彈,新房和舊房銷售持續增長,房價也溫和回升,房市投資不斷得到提振;美國金融體系去危機化也已接近完成,美國金融機構的狀況改善明顯領先其他發達國家,金融深化持續推進,經濟增長的金融助力不斷增強。
  從最新數據看,推動美國經濟復蘇的這些穩定因素未見削弱:2013年一季度,美國個人儲蓄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從上一季度的4.7%降至2.6%,這一水平恰與危機爆發前2007年一季度完全一樣;2013年前三個月,美國喪失住房贖回權案例數量分別同比下降了28.48%、25.43%和23.31%,不僅延續了近30個月同比下降的改善態勢,降幅還明顯大于2012年月均14.5%的幅度;2013年一季度,少于10萬美元的美國工商業貸款利差從上一季度的4.01%進一步降至3.94%,不僅低于2008~2012年危機期間的4.15%,還低于1986年以來歷史平均的4.08%,表明美國小企業正從金融體系恢復中獲得更好的資金支持,經濟增長的微觀基礎進一步得到鞏固。
  4月公布的新數據不僅進一步確認了以前發現的證據,還顯示出美國經濟復蘇穩定性的新證據,那就是作為美國經濟主引擎,美國消費增長的結構悄然優化,這有望成為消費穩定增長的支撐,并讓消費進一步發揮美國經濟復蘇的穩定器作用。
  2013年一季度,美國消費增長3.2%,不僅高于2012年季均的1.83%、危機期間季均的0.78%,還已接近1947年以來3.37%的歷史均值。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消費增長呈現出具有穩定性的結構特征:商品消費為消費增長提供了1.12個百分點的貢獻,較上一季度下降了0.33個百分點,服務消費則提供了2.07個百分點的貢獻,較上一季度增加了1.68個百分點,商品和服務消費的此消彼長讓美國消費結構靠近其1947年以來的傳統結構,美國消費的含金量和可持續性悄然提升。
  更進一步看細節,2013年美國食品和服裝消費對消費增長的貢獻僅為0.07和0.04個百分點,低于歷史平均水平,美國家庭娛樂和金融服務對消費增長的貢獻則為0.15和0.44個百分點,明顯高于歷史平均水平,這潛在表明美國家庭消費信心可能要強于消費者信心指數所顯示的水平。
  同時我們看到,美國經濟復蘇雖在穩步推進,但復蘇的任務顯然還遠未完成。2008年至今,剔除掉三大波動因素后的美國經濟內生增長季均水平為0.23%,2012年至今的季均水平為2.32%,均低于1947年以來2.68%的季均水平。
  美國經濟的主要掣肘因素是勞動力市場復蘇緩慢和財政鞏固拖累較大,最新數據表明,這兩種掣肘因素未見明顯改善。
  總之,美國經濟復蘇是穩定的,復蘇進程不會驟然逆轉,復蘇目標也不易輕易達到,對于貨幣政策而言,這意味著美聯儲既沒有像日本那樣走極端的必要,也并不太像前期市場懷疑的那樣會快速結束QE,即便QE不會持續很久,至少美聯儲加息和資產出售還是很遙遠的事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美國經濟形勢向好 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大漲 2013-05-06
· 美國經濟數據疲軟助推英鎊上漲 2013-05-02
· 美國經濟學家魯比尼:印度經濟發展需突破瓶頸 2013-04-27
· 美國經濟遭遇“春季緊縮” 2013-04-18
· 美國經濟復蘇的“溫差” 2013-04-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