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更需依靠市場力量
2013-05-16   作者:陸星兆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要實現今年發展的預期目標,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資,空間已不大,還必須依靠市場機制!痹诮洕鷱吞K乏力、海外紛紛降息刺激之際,李克強總理的講話,點明了當前的經濟運行態勢,明確了調控的著力方向。
  必須意識到,當前我國面臨的產能過剩、債務問題,與傳統調控思路有莫大關系。過去,在經濟潛力未充分挖掘情況下,以政府主導投資刺激社會供需的模式總體利大于弊,保持了社會經濟的穩定。但近年隨著人口、全球化等紅利效應遞減,外需長期不振,擴張性刺激政策反而加劇了產能過剩,加重了債務負擔,增大了貨幣存量。當前,依靠政府主導和政策拉動來刺激增長,不僅難以為繼,甚至還會產生新的矛盾和風險。
  去產能、穩杠桿、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三大主題,而它們都離不開政府和市場的有機互動。哪些事可為,哪些不可為,要各方統一思想達成共識。
  首先須擺脫刺激依賴癥,抑制各級政府的投資沖動。毋庸置疑,經濟調整是痛苦的。在市場再平衡過程中,人為拖延和阻礙無助于解決問題,只會累積并加劇矛盾,并讓更多社會資源被重復消耗在低效率領域。而市場機制是能夠調整一般性經濟波動的,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本身對經濟運行的自動調節作用。當前,關鍵是要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造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其次,市場自我調整,并不意味著政府不作為。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不少“小而不倒”的劣質企業長期存在,歸根到底是地方利益作祟。各級政府切不可以市場機制調節為借口,撒手不管。
  第三,加快結構轉型。過去幾次調控,我們在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產能擴張和房地產開發方面投入巨大,但這個模式并不適用于未來。我們需要經濟轉型,需要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追求有質量的可持續增長。
  可以預期,在防范系統性風險的原則下,發揮市場機制自動調節作用,行業產能過剩的劣質企業會在競爭中被淘汰,戰略性新興產業則可高速成長。對于中國股市來說,或許又將是一場盛宴,正如上世紀80、90年代的美國股市那樣一路走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美國經濟復蘇是穩定的 2013-05-15
· 歐美經濟復蘇受制于財政狀況 2013-05-15
· PPI負增顯經濟復蘇乏力 2013-05-10
· 實體需求不足 PPI連續負增長凸顯經濟復蘇乏力 2013-05-10
· 世界經濟復蘇難度加大停滯風險增加 2013-05-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