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證監會和財政部于5月7日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察委員會簽署執法合作備忘錄,正式開展中美會計審計跨境執法合作。 美國機構做空中國概念股讓海外上市的公司很受傷,也導致一些公司不得不退市。海外機構做空中概股,正是看中了國內一些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環節存在的瑕疵大做文章,加上國內上市公司在和美國股市的投資者進行溝通時缺乏有效手段,導致中概股最近一個時期在美國股市頻繁遭受打壓?陀^地說,國內優秀的公司在美股表現并不差,如新浪、搜狐、新東方等等,這些公司也因為少部分公司信息披露或財務數據存在瑕疵而遭受做空機構的打壓。對于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來說,如何和投資者有效溝通和重新樹立中概股形象的重要性已是迫在眉睫。 證監會加強和境外會計審計機構的跨境合作,無疑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稱,中方將根據中國法律法規對外提供審計底稿,目的是為了打擊犯罪活動,同時也不希望國外做空機構對國內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進行無根據猜測分析。提供底稿有助于澄清事實,為優質企業境外上市并購融資發展鋪平道路。和海外跨境會計審計機構合作,非常有助于中概股和當地市場投資者進行有效溝通,避免兩種投資文化環境不同導致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現象。因為有境外會計審計機構的審核,來自中概股的財務數據和信息披露將會更有說服力和公信力。 中概股出現一些信息披露不規范現象,除了少部分公司的確存有財務造假行為外,多數公司是因為受到國內資本市場管制,登陸美國股市是通過曲線上市實現的。通過復雜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到海外上市之后,一些公司的財務數據和信息披露必然會受到海外投資者的更多質疑。其中,更有部分國內上市公司通過OTCCB市場曲線上市,曲線上市中一些美國當地的會計師和律師等機構會對公司進行包裝和設計,這樣一來,一些公司財務數據失真就難以避免。對于中概股來說,如果能夠在上市過程中通過跨境會計審計機構和國內會計審計機構的雙重審核,對于公司的財務數據的公信力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證監會采取和跨境會計審計機構合作的方式,來提升中概股在海外市場的形象,這種不遮掩的做法值得喝彩。從監管層到海外上市公司,通過讓跨境會計審計機構的加入,可以展示出國內海外上市公司對于信息披露和財務數據公開的誠實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