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的真相
2014-01-09   作者:傅云威  來源:經濟參考網
分享到:
【字號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年。一些史學家認為,一戰前夕,德國經濟、軍事實力大增,打破了歐洲原有勢力平衡,是大戰爆發的重要因素;然而,同時期,美國已超越英帝國,成為全球頭號經濟大國,卻并未成為戰爭推手,由此看來所謂“均勢論”無法完全解釋戰爭根源。

   應當看到,一戰爆發與德、法宿怨息息相關,而德、法宿怨則與兩強之間煤鐵資源爭端和與之伴生的領土糾紛息息相關。

      法國和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盛產鐵礦,而德國的魯爾地區則盛產煤,拋卻戰略和政治考量,整合德法優勢資源,是德國工業資本長久以來夢寐以求的目標。然而,歷史進入二十世紀初期,快速發展的德國工業日益受到資源短缺的限制,另一方面銀行資本發達且擁有海外殖民地法國并無動力促成兩國上下游產業整合。這種經濟發展階段和方略上的不協調,才是導致德法之間矛盾不可調和的深刻原因。

   此外,二十世紀初葉,在美、德大工業生產已經成熟,對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日益渴求的背景下,殖民屬地、勢力范圍、外交密約等殖民時代的遺存依然堅不可摧。美、德工農業生產力進步帶來的更多產品和資本輸出沖動,非但不能通過國際投資與自由貿易渠道及時排解,反而激發了大國之間的惡性貿易壁壘,于是主要經濟體之間變得勢如水火,深陷零和博弈困境。

    就是說,舊時代、條塊分割的全球經濟治理理念及制度形態,與引導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新工業、經濟力量之間形成了嚴重錯配,使產業上下游、貿易供求之間人為隔絕,而最發達的歐洲經濟,恰恰受害最為深重,表現為新老歐洲大國矛盾急劇惡化,最終點燃了一戰火藥庫。

    值得關注的是,在一戰接近尾聲之際,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十四點計劃。略微研究一下這套計劃,不難發現其中既隱藏了美國試圖以資本輸出實現全球霸業的野心,也飽含了美國思想菁英對戰爭根源的深刻反思,以及對全球治理結構變革和持久和平的理性追求。

   十四點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反對秘密外交,主張海上自由,廢除經濟壁壘,創立國際聯盟等。正是這些當初被歐洲權貴恥笑為“理想主義”并棄之如敝屣的治理理念,日后構成二戰戰勝國創設全球經濟戰略格局的底版,并最終物化為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煤鋼聯營、世界貿易組織眾以及眾多貿易投資安排等全球政治、經濟、安全治理機制,有效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威爾遜的提議,無疑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歷史進程總是異常崎嶇往復,以至人類經常要開倒車,方能看清到進步方位。彼時,殺紅眼的歐洲列強無法理解威爾遜提議的普世意義,戰后確立的凡爾賽體系非但沒有解決矛盾,反而埋下了二戰禍種……

   盤點歷史,回歸現實,可大致得出未來避免世界大戰的幾個要件:

   主要經濟體之間互相開放,在互利互惠基礎上,促進開放層級呈遞增趨勢,且不會因經濟、政治危機因素而出現重大逆轉。

   其次,在貿易、投資自由化安排保障下,資本聯姻主導下的產業跨國融合,不斷在不同國家之間形成和鞏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勢,經濟區域一體化范圍逐步擴大。

   最后,主要大國普遍尊重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并認同威爾遜當初所言:“誰以資本供給世界,誰就應當管理世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