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救市不如早轉型
2014-09-17    作者:馮海寧(財經評論員)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繼多個城市通過取消或放松限購等措施來撐樓市之后,省級救市文件也紛紛出臺,前者被稱為第一輪救市,后者被稱為第二輪救市。第二輪救市覆蓋城市更多、力度更大,其中四川、福建、湖北均試圖以信貸手段刺激樓市復蘇。

  第一輪救市放寬了限購,然而市場卻不買賬。以信貸為主打的第二輪救市會不會有效果呢?恐怕也不樂觀。這是因為,目前市場普遍看跌房價,買家自然會很謹慎。即使放松限購、放寬信貸,也不一定能打動買家。而且,這些地方出臺的信貸手段力度也很小,不足以讓市場很快興奮。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地方出臺的救市信貸手段能否被各家商業銀行執行要打一個問號,畢竟地方建設主管部門無權強制商業銀行執行利率優惠等政策。所以,這種救市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之所以會出現第二輪救市,顯然是因為第一輪救市效果不明顯。如果第二輪救市同樣效果不明顯,恐怕還會有第三輪、第四輪,尺度也將越來越大。在筆者看來,地方政府與其挖空心思去救市,不如把心思多放在經濟轉型上面,因為實踐表明,如果地方經濟和稅收過度依賴于房地產,會帶來很多風險。

  一旦地方經濟成功轉型,就可以徹底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以深圳為例,多年前深圳GDP對房地產也是高度依賴,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在10%以上,但2005年以來,高端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如今深圳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僅6.69%,是國內25個大城市中最低的。這歸功于深圳主動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讓經濟轉型。

  其實,每個城市、每個省份的經濟,都有擺脫房地產依賴的可能性,關鍵在于地方政府有沒有決心告別土地財政,有沒有勇氣讓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穩定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點。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新“國九條”利在治市非為救市
· 分析稱監管層救市意圖明確
· 地方漠視樓市問題熱衷救市令人憂
· 德拉吉暗示QE“口頭救市” 歐元跌至近11月低點
· 購房者麻木面對政府救市 房企繼續大幅降價走量
 
頻道精選:
· 【思想】新國九條助力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2013-06-14
· 【讀書】教你大數據時代如何創業 2014-09-17
· 【財智】數據冷VS心態暖 "結構牛"繼續跑 2014-09-16
· 【深度】公積金改革仍止步于紙面 最大困難在于利益調整 2014-09-17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