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迎來黃金發展機遇
2015-01-29    作者:李東亮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盡管上周證券業協會已公布了整個證券業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19%的消息,昨日(28日)中信證券公布的超預期業績快報還是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這些數據顯然超出了社會各界對證券行業的預期,也使得證券業成為率先觸底反彈走出低谷的行業。

  分業務看,去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1049.48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240.19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69.19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22.31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124.35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710.28億元、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446.24億元。以交易量和兩融余額推算,去年第四季度代理買賣業務和兩融業務收入分別占到全年的50%和40%,也即當季代理買賣收入和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分別達到約500億元和約180億元。

  假設今年交易量均值與去年四季度持平,兩融余額均值較去年四季度均值(約8000億)增長50%,這兩項業務收入合計有望達到3080億元,即便其他業務收入水平與去年持平,今年券業全年營收仍有望增逾50%。

  實際上,隨著市場走強,新股發行速度有望加速,注冊制也有望推出,資產管理業務規模有望擴大,投行和資產管理的收入將所有增加,即便今年指數漲幅不如去年,這些收入的增加也足以彌補自營業務收入可能出現的下滑。而隨著期權交易推出后T+0制度在某些標的上實施,券商今年總收入同比增長50%應該說是一個十分保守的數字。

  站在目前起點,投資者唯一應該擔心的是市場對券業的成見。過去二十余年,投資者對券商的印象就是通過一根網線連接交易所炒股通道,再者就是包裝企業上市的機構。當然,券商自己也會利用專業和信息優勢炒炒股。在這些表象的背后,是券商行業輕資產、通道化、低端化的行業本質,難怪會逐漸被金融行業邊緣化。

  不過,這一切正在悄然生變。截至去年12月31日,120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4.09萬億元,凈資產為9205.19億元,凈資本為6791.60億元。券商的經營模式已發生徹底改變,重資本中介業務越來越被券商所重視,規模已破萬億的融資融券業務、股權質押業務等類貸款業務收入今年更有望超過總收入的20%。

  此外,監管層近年來執行的設定底線、留足空間的監管思路,徹底打開了證券業的業績增長空間。隨著我國持續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推進,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中介機構,券商得以通過不斷創新,真正實現撮合、定價和交易功能,迎來難得的黃金發展機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中國證券業最大并購案收官
· 去年證券業凈利同比翻番
· 證券業協會副會長:注冊制最快明年下半年推出
· 十券商獲準試點互聯網證券業務
· 10券商獲準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
 
頻道精選:
· 【思想】貶值預期并不意味著人民幣會大跌 2013-06-14
· 【讀書】城市發展的迷茫與反思 2015-01-28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深陷分紅悖論 “鳥巢”模式鎩羽 2015-01-29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