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政府該管和不該管什么
    2007-01-16    童大煥    來源:東方早報

  日前,在2007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長高強對未來的醫療體制給出了一個基本圖景—————基本衛生保健制度、醫療保障體系、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公立醫院管理制度四大內容,核心是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

基礎醫療免費需多少錢

  此前,有學者測算后認為,基本醫療可能需要巨大的財政預算投入,在目前情況下幾乎無法達到所需額度。而高強則表示,衛生部也進行了一個測算,結果“并不是天文數字”,它應該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
  按照專家理論所設計的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其花費大約在1500億—2000億元之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指出,它相當于我國GDP的1%—1.5%,財政收入的5%—7%。高強在《人民日報》發表的《努力保證人民公平享有基本衛生保健》一文中指出,“從1980年到2004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由143億元增加到7590億元。其中,居民個人負擔的比重,由21%增加到53.6%,群眾感到看病越來越貴!边@就意味著,24年來我國居民個人負擔衛生費用支出增長了135倍,而同期收入增長也只有十倍左右。如果7600億元全部由國家財政支出,財政每年也只需增加付出居民個人負擔的53.6%部分,亦即4000億元左右。而我國2006年一年財政收入就增加7000多億元,如果安排妥當,全民醫療費用國家實現“全包”也未必沒有可能。何況已有數以億計的城鎮職工及其單位在繳納醫療保險費用。
  社會學中有一個非常普遍的“二八定律”,80%的醫療費用發生在20%的大病中,應該也是這個規律。而20%的醫療費用發生在80%的普通疾病中,這部分由政府全部兜底,既是醫療公平的體現,也能夠降低大病的發病率,從而進一步降低全民醫療總費用。
  基本醫療由國家負擔后,平常老百姓說的“小病扛,大病捱,實在不行土里埋”的自生自滅現象將會得到緩解,到時這些病人都會冒出來。那是否意味著到時全國醫療總費用的成倍增加?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現有的醫療價格,24年漲135倍是建立在非正常藥價的基礎上。如果制度安排合理,平均醫療價格降一半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譚。此次醫改方案,根據世界上90多個國家的經驗,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將作為國家藥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內容是:國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價廉的原則,制定基本藥物目錄;政府招標組織國家基本藥物的生產、采購和配送,并逐步規范同種藥品的名稱和價格,保證基本用藥,嚴格使用管理,降低藥品費用。能否守好這個環節,很大程度上能決定醫改成敗。

大病統籌如何籌

  除了占20%費用的基本醫療全部由國家買單以外,占80%費用的大病仍需由公民統籌、社會保險等方面來完成。在現實生活中,大病醫療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生死,而且往往關系到整個家庭的命運,往往一個人一場病就把整個家庭拖入貧困的深淵。因此,如何實現大病統籌,亦是醫改的重中之重。此次方案,在大病統籌問題上,是城市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發展社會醫療救助;鄉村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如果這部分實現全社會全員保險制度,則7590億乘以80%除以13億人口,每人每年467.7元可保一切大病治療無憂!而這部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已經支撐起了一大部分,剩下的是應該改革相關制度,實現由以個人為主的保險制度向包括老人、兒童在內的家庭醫療保險制度轉變?梢愿鶕彝ナ杖肭闆r確定不同的醫療保險責任,有能力的個人和單位多交一些,沒能力的少交或不交,實現富人向窮人、城市向鄉村的反哺。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