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有效擴張可配置過剩流動性
    2007-08-08    梁福濤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在當前經濟和制度背景下,只要國際收支順差沒有根本改變,中國外匯儲備持續擴大就必然導致過剩流動性持續多增。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央行票據發行、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積極管理外儲等方法,無論是從短期和長期來看,均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過剩的流動性。顯然,短期內疏導過剩貨幣流動性的重要出路還是在于有效發展資本市場。
  貨幣流動性過剩表面上看是一種貨幣或者儲蓄相對于需求的過剩,但實質上是貨幣資本不能有效疏導配置而導致的結果。在完善的經濟金融體系中,過剩的貨幣流動性可以通過各種市場的有效運行來疏導配置。這些市場可以是商品市場、地產等資產市場,也可以是資本證券市場。在當前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過剩流動性大量流入商品市場最終必然導致一般性的通脹,過度流入地產市場則可能引致房價暴漲。然而,中國的資本市場發育遠未成熟,成長的空間十分巨大,加快發展擴大資本證券市場顯然是疏導過剩貨幣流動性一個很好的出路。
  2006年1月以來股票市值擴大了5倍,保證金存量增長了330%,與此同時居民儲蓄存款增長也在持續快速下降,儲蓄余額增長由2006年1月的21%下降到2007年6月的9.4%。這顯示股票等資本市場擴張吸納過剩流動性的能力十分巨大。
  在重工業化趨勢和消費溫和回升帶動下,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短期內有望持續,預計2010年前經濟有望維持在9%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國正處在由制造大國走向金融大國的重要時期。人均財富不斷上升,居民財富資產重構加速,居民金融投資需求不斷上升,中國開始全面步入金融投資社會;外儲及流動性過剩壓力將大大促進金融深化。這些都為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擴張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條件,潛力十分巨大。
  然而,要想真正實現資本市場有效擴張關鍵還在于完善市場制度、增加產品供給。市場制度完善保證了市場發展的可持續性,是市場發展的基礎;增加產品供給使得市場不斷有效吸納過剩流動性的同時,降低了市場出現泡沫的風險,保持市場穩定。
  全流通的實現,已為股票市場市場化掃除了重要障礙。為進一步促進股票市場發展,接下來我們還應進一步完善發行制度(從核準制過渡到注冊制)、并購制度(市場化并購)、做空機制(期權、期貨、融資融券)等。在增加供給方面,首先,應積極推動國資體制改革深化下的整體上市。這將徹底解決中國股市過去在國企改革過程中遺留的國有獨資集團控制下的母子公司體制問題,也將為股市帶來充足的優質上市資源。其次,除了鼓勵優質企業加快上市、有好投資項目的企業增發、優良的海外上市企業回歸等,我們還應當加快推出完善包括創業板在內的不同層次的資本市場,甚至更遠的將來我們還可以對外開放資本市場,鼓勵海外企業來上市。在以上各項制度改革得到逐步推進的情況下,我們預計到2010年中國經濟(股票)證券化率有望進一步提高到100%,股票市值有望達到2006年底市值的3.5倍。
  資本市場不僅包括股票市場,還包括各類債券市場。相對于股票市場,中國各類債券市場尤其是企業債市場更是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截至2006年底中國國債占GDP的比重僅僅為14%,企業債(不含金融債)占比更是僅2%,這一水平遠遠低于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此外,從資本市場均衡發展出發,當前資本市場發展中也應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尤其是大力發展企業債市場,這個重要性在某種意義上或高于推出金融衍生品。為發展各類債券市場,首先,我們應當完善各項債券管理制度,尤其是企業債管理制度,包括盡快推出完善公司債券管理條例,推動企業公司債債發行體制由審批制改為備案、核準制,逐步實施不再強制要求發行企業提供銀行擔保等制度。其次,我們應當不斷增加各類債券供給,豐富債券市場的產品線。未來,在完善國債余額管理制度的情況下,預計國債將繼續穩步發展,2010年國債余額規模有望在2006年底的基礎上增加近60%;過剩流動性繼續快增的背景下,對沖貨幣流動性的央行票據或者特別國債將繼續存在,預計2010年余額規模有望在2006年底的基礎上增加50%。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