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刺激政策暫緩退出幾成定局
    2010-05-26    作者:周宇    來源:證券時報
    在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美雙方就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問題達成共識。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中美部長們都認為,對于退出戰略的時機選擇一定要很慎重,實施的步驟一定要扎實穩健。
  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表態意味著,刺激政策退出步伐或將就此放緩,至少在未來數月內,中國不會再出臺進一步的緊縮政策,中國將進入一個政策觀察期。
  據了解,在多場會談中,甚至在一些休息場合,中美雙方對歐洲的主權債務問題均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討論。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世界經濟是一體化的,一個地區的危機和困難必然會對全球有影響。
  事實上,早在中美戰略對話之前,中國政府就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進行了評估。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當前經濟發展環境仍極為復雜,世界經濟運行中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歐洲主權債務問題凸顯,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尚不明朗,同時內需回升的基礎還不平衡,持續擴大居民消費、改善收入分配、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的任務艱巨,財政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
  報告表示,由于全球主權債務危機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經濟體財政赤字嚴重,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危機損失尚未完全暴露以及全球對退出政策預期的影響,全球經濟復蘇過程可能出現反復。國際社會應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更為堅定地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表示,就國際經濟形勢而言,全球仍將受到歐洲債務危機拖累,而美國失業率高企,同時美國出口也受到歐元貶值與歐洲財政緊縮降低需求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歐洲的出口商品對于美國商品而言具有替代性和競爭性,這都對美國出口構成影響。
  他強調,在此背景下,中國和美國經濟增長速度都會下降,而通貨膨脹短期已不是經濟的主要威脅,受美元升值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美國CPI增速已是負值,因此當前中美雙方都將高度關注各種因素對中美經濟的影響。
  海通證券昨日發布的報告認為,由于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出口帶來了不確定性以及政府擔心過多的緊縮措施造成經濟“硬著陸”,那么中國接下來幾個月應不會出臺更嚴厲的緊縮政策,宏觀調控已經從密集出臺期,進入到政策“零”出臺的“空窗期”和察看實施效果“監控期”。而對美國而言,財政刺激力度在下半年有所減弱,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以及物價的低位水平都決定了今年下半年將維持寬松貨幣政策不變。
  不過,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稱,希臘債務危機演變成為歐洲乃至全球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中國經濟從3月份已經開始減速,未來2-3個季度會繼續減速,但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政策可以關注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的新變化,但目前還沒有到考慮保增長的時候。
  他強調,現在是落實已經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觀察出臺效果的觀察期,而不是政策從緊到松的轉折期。實際上,今年以來,“數據良好—政策緊縮—觀察效果—再出政策”的循環已經演繹過多次,事實證明,如果把政策觀察期當作是政策放松期的話,那將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相關稿件
· [博客]退出經濟刺激政策需謹慎再謹慎 2010-02-03
· 明年擴大消費還離不開“經濟刺激” 2009-12-11
· 日本再推經濟刺激方案 2009-12-09
· 經濟刺激政策該悄悄地退 還是慢慢地轉 2009-11-18
· 奧巴馬的經濟刺激之旅 2009-11-11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