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旅游市場急需規范管理
北京朝陽區法院《涉旅游案件的數據分析》顯示
    2007-09-05    本報記者:曾亮亮 實習生:郜國強    來源:經濟參考報

  北京市朝陽區法院日前公布了一份《涉旅游案件的數據分析》。該報告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朝陽區法院受理的旅游案件,從中可見我國旅游市場的一些問題。

旅游案件每年以10%速度遞增

  從2003年開始,旅游案件數量出現大幅上升,同比增加了2.5倍。2005年以后,旅游案件增加數量趨于穩定,平均每年的遞增幅度仍然超過了10%。
  旅游案件一般分為兩類,一是旅游經營者內部糾紛(即旅行社、飯店、賓館、運輸公司關于團款結算、住宿費、餐費的糾紛),一是游客與旅行社之間關于旅游合同履行的糾紛。而前者的數量要遠遠高于后者。旅游經營者內部糾紛,主要有賓館與旅行社之間發生的游客住宿費糾紛,餐廳、酒店與旅行社之間發生的游客餐費糾紛,旅行社之間的團款結算糾紛,導游人員帶團發生的導游向旅行社要求導游費的糾紛四種。

六大原因引糾紛

  游客與旅行社之間發生旅游糾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類。
  一是事故,即旅游合同履行中發生的游客人身、財產損失的意外事故。
  二是游客欠費。旅行社起訴游客拖欠旅游費的案件在全部旅游糾紛中所占比例僅次于事故。報告顯示,2005年之后游客欠費案件較為突出。游客拖欠旅游費現象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旅行社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紛紛推出一些先旅游后付費的旅游項目、爭奪客源,最終導致費用回收風險提高的結果。
  三是降低服務標準,游客對旅行社提供的服務質量存在異議而導致糾紛,如住宿達不到旅游合同約定的三星級標準。
  四是旅游中需要的簽證、護照或其他相關證明手續及押金等證照原因導致糾紛。具體情形有簽證和護照丟失、毀損,因簽證原因被拒絕入境,簽證被拒無法出境、出境游押金的適用等情況。
  五是旅行社變更旅行路線、強迫消費的問題,在統計中顯示案件數量并不多,七年多總共只有七件,但是該類案件在2005年之后有所增加。
  六是行前解約,即因為某些特殊情況導致游客未能出行參加旅游而發生爭議。

規范我國旅游市場

  針對目前我國旅游市場的諸多問題,朝陽法院的這份報告認為,對我國旅游市場的改善,是一個要依靠眾多學科知識和實踐的復雜工程。因此,報告指出,面對責權利不分的旅游市場,必須著手進行規范。
  第一,理清旅游市場中各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在旅游合同中,游客是指所有經旅行社同意參加旅游的人,不限于與旅行社簽約的人,所以即使沒在旅游合同上出現名字也不妨礙其游客的身份。
  旅游合同的另外一方即旅游經營者,即簽約的旅行社。在整個旅游過程中,由旅行社安排的住宿、交通、餐飲服務,即使服務人與組團社并無關系,作為組團社的履行輔助者,也視為由組團社自己提供,相應后果游客有權要求旅行社承擔責任。
  第二,完善格式合同條款。許多國家都將旅游合同作為有名合同規定在民事立法中。目前我國缺少關于旅游合同適用的基本規則,可考慮在正式立法前,通過行政力量規范定式合同的條款。
  第三、肅清旅游行業中的慣例,讓旅游行業內部運作的規則公開化、規范化。旅游經營者內部的經營大量是依據行業慣例操作的,旅行社之間很少有簽訂合同確定雙方之間權利義務的情況。如果某些所謂“慣例”的運行,已足以影響到對外的服務時,就應當對既有的規則進行整理或反思,建立一種有利于經營者商業信譽維護的運行規則。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