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1-28 作者: 李龍 來源:黑龍江生活報 |
|
|
民意早就呼喚銀行間實行通存通兌,現在終于變成了現實,自然值得高興。然而,對于這條便民措施,始終有點如鯁在喉的感覺。天下向來沒有“免費的午餐”,要享受通存通兌服務,就必須支付手續費。 交手續費也就罷了,可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手續費居然高到離譜的1%。更不可理解的是,同是通存通兌,各銀行間的手續費最高竟相差10倍,而且居然弄出了個最低消費。而這其中,又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收費最高。 手續費缺乏統一標準,至少表明該項收費的出臺,并沒有多少成本的因素在內,而更多地關涉到銀行間的利益分配。雖然跟他行聯網運行,大銀行成本相對小銀行而言可能會高一些。但不要忘了,四大國有銀行之所以有著小銀行所沒有的網點優勢,依靠的就是其半壟斷的市場地位,憑什么水費、電費、社保等的代繳大多被你們所壟斷? 因而,大銀行對通存通兌開出的高手續費,在給人“店大欺客”的感覺之外,還附帶上借機賺錢的嫌疑。真的想不明白,本是便民的服務,為何卻要以超出普通百姓接受力的收費,讓便民的性質大打折扣,無怪乎網上有人質疑其不是“便民”,而是“騙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