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通存通兌遇冷,皆因“收費”
解決跨行通存通兌遇冷的關鍵是要“責任共擔”
    2007-11-28    朱立毅    來源:新華網
    開通幾天來的小額支付系統跨行通存通兌業務遭到冷遇,辦理這項業務的儲戶寥寥無幾,而橫亙在其面前最大的障礙便是手續費過高。要讓這項業務"叫好又叫座",各家商業銀行都必須明白,既然銀行也從中獲益,那么自身也就必須承擔一定的費用,"利益共享、責任共擔"是一條亙古不變的市場法則。
    雖然跨行通存通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們“大額現金搬家”的問題,但其隨之而來的卻是過高的費用:從已知的收費標準來看,基本上是交易金額的1%,工行、建行和農行三大銀行的最高上限甚至高達200元,而柜臺跨行查詢費用最高的也達到了10元。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使用跨行通存通兌業務最多的往往還是廣大普通儲戶,跨行取款兩萬元就要交納200元的手續費,這樣的收費對普通儲戶而言顯然難以接受,難怪在國內一家大型網站所進行的調查中,有超過90%的參與者認為此項業務收費標準過高。而目前在北京、上海和杭州的一些銀行網點中,對這項業務甚至根本無人問津。
    事實上,除了能讓儲戶免去充當“大額現金搬運工”的苦惱外,商業銀行也將從這項業務中獲益:對大銀行來說,跨行通存通兌業務將使困擾其許久的“排隊”問題得以緩解!般y行排隊”固然有近來民眾理財熱情高漲的因素,但銀行大量開發中間業務、減少營業網點以降低經營成本也是造成并加劇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對于中小銀行而言,跨行通存通兌無疑為其制造了大量的“無形網點”,這使得長期制約其發展的網點短缺問題得到突破性進展。
    毫無疑問,跨行通存通兌業務將使銀行產生硬件、軟件上的費用,而且收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銀行的客戶流失,并體現其大量網點投入的價值。然而,這是一項使銀行與儲戶同樣獲益的業務,銀行不應該把費用一骨腦兒推給儲戶,甚至期望通過收費從中獲利。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央行所給予的極大自由度卻讓眾多商業銀行把一件好事做成了“夾生飯”,不僅廣大儲戶無法更好地享受其帶來的安全和便捷,而且這種狀況也違背了這項業務出臺的重要初衷:緩解愈演愈烈的"銀行排隊"問題,破解中小銀行網點短缺的限制,促使其快速發展,使我國有更多的金融企業能與已經到來的國際金融大鱷們同臺翩翩起舞。
    從ATM機跨行查詢收費草草收場,到近來網銀交易收費招來頗多微詞,再到目前的跨行通存通兌遇冷,種種是非皆因“收費”而起,無怪乎有戲言稱,在收費的問題上,國內銀行總是“領先”全世界。而事實上,無論是跨行查詢,還是網銀交易、跨行通存通兌都能減少柜臺交易,或在銀行間"削峰填谷",是銀行和民眾"雙贏"的好事。既然如此,那么雙方都應該為此而支付代價,因為"利益共享、責任共擔"是一條亙古不變的市場法則。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