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壟斷豈能犧牲民眾利益
    2007-11-28    池墨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額支付系統跨行通存通兌籌備耗時一年,盡管在試點地區通存通兌業務辦理不夠活躍,央行依然按照時間表在全國范圍開通小額支付系統跨行通存通兌業務。據悉,央行推出通存通兌之意,不僅是方便客戶,長遠在打破大銀行在公共事業收費等業務的壟斷地位。(《第一財經日報》 11月22日)

    由于跨行通存通兌業務手續繁復,手續費收取偏高,并不利于民眾辦理存兌業務,導致這項本該利國利民的跨行通存通兌業務受到冷落,人們稱之為叫好不叫座。這既是跨行通存通兌業務的尷尬,也是銀行的尷尬。
    據了解,央行推出跨行通存通兌業務之意,長遠考慮是實現大小銀行公共事業收費等業務共贏多贏,打破大銀行在公共事業收費等業務的壟斷地位。
    對于央行的“意思”,大家其實很明白,“方便客戶”當然是跨行通存通兌業務的“最佳理由”,但是,“實現大小銀行公共事業收費等業務共贏多贏”才是“最大理由”,而將跨行通存通兌業務說成是“打破大銀行在公共事業收費等業務的壟斷地位”,則應該是“最荒謬理由”了。
    據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在深圳的調查,80%以上的市民表示手續費過高。和通存通兌帶來的便利相比,銀行的收費顯然高了些。
    據了解,收費較高的都是國有商業銀行,而那些股份制商業銀行收費普遍較低,中間相差最大的達到十倍?缧型ù嫱▋稑I務名為方便客戶,卻變成了一些國有銀行收費的盛宴。
    而不同的銀行手續費懸殊,也讓人對跨行通存通兌業務頗感疑惑。為什么名為“通存通兌”,銀行卻各自為政?顯然,央行對跨行通存通兌業務,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制度,讓這一原本是方便客戶的業務,變成了銀行的一種特權。
    如果央行推出跨行通存通兌業務的目的,真是為了方便客戶,那么,就該減少中間環節,制定讓客戶容易接受的收費標準,而不是推出這么一個簡單的“便民業務”,客戶只有“挨宰”的份兒。他們唯一的自我保護措施就是,拒絕跨行通存通兌業務,或者盡量選擇到收費相對低一點的銀行辦理這項“便民業務”。
    目前,國內幾大國有商業銀行雖然陸續走上了市場經營之路,但其根本屬性還屬于全民資產,受到政府特殊的政策保護和扶持,壟斷地位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因此,筆者認為,打破銀行業收費業務的壟斷,首先應該從具有壟斷地位的銀行開刀,把過高的收費降下來,取消那些不合理的收費,而銀行業也應該勇于割棄自身的不正當得利。如果暫時無法消除銀行業的壟斷屬性,那么,請不要再說什么打破壟斷的話。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