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強險透明才好
    2007-12-04    作者:馬龍生    來源:證券時報
  交強險一直被指暴利,保費高,保障低。近日保監會公布了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業務年度的交強險專項審計報告,以國內會計準則核算,交強險首年出現賬面虧損39億元;而今年1-10月交強險賬面利潤為9.3億元。據傳媒報道,保監會要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提出了費率調整初步方案,擬將交強險責任限額由6萬提高至12萬元,費率平均擬下調15%,并決定召開對交強險費率進行調整的聽證會。
  從交強險推出時的初衷來看,其費率和賠付標準的制定應本著“不盈不虧”的原則。但是從一開始就有人擔心:由于是強制保險,由于是指定承保單位,保險條款的制訂以及承保操作運行中,保險公司會不會采取聯手壟斷,虛列成本,壓低賠付來挖掘利益?而從較真的社會人士為公眾算出的一筆筆保險賬來看,公眾的擔心并非多余。為此,人們有必要也有權利提出自己的追問。但是在公眾的追問面前,有關人士只以籠統的“社會上的一些計算方式是不科學、不準確的”來搪塞。但是既科學、又準確的計算方式是什么樣的?卻從來沒人直接、正面、公開地回答過。
  這一次,保監會要求保險行業協會提出的調整方案,可以用一升一降來概括:大幅提升了保險責任限額,小幅降低了費率標準。少花了錢,多享受了保險限額,作為百姓,我們沒有理由不為這樣的調整而高興。而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公眾、媒體一年來堅持不懈的窮追猛打,終于有了可以預期的理想結果。
  那么,公眾想要的理想結果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并不全在圍繞自身利益的“一升一降”上。因為誰都清楚,作為一項以“不盈不虧”為原則的強制險種,費率與保額的制定只能浮動于盈虧臨界點上,太高、太低不正常,百分之百踩在盈虧臨界點上也不太容易,特別是第一年運作,各項經驗還相對不足。所以從一開始,人們的注意力并沒有完全放在保費、保額的高低上,而是更多關注交強險運作是否公開透明。而恰恰在這一點上,有關部門一年來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正因為此,公眾最想要的理想結果,除了上述的“一升一降”,更有“召開聽證會進行調整”的民主訴求上。
  聽證會,是交強險運作是否公開透明的最好方式,要最大限度地實現知情充分、表達無憂的目的,決不是形式意義那么簡單。交強險運行一年多,賠款支出139億元,各類經營費用卻高達141億元,是怎么支付的?又是怎么攤銷的?為什么要這樣支付、這樣攤銷?按照這樣的理念經營,按照這樣的會計準則搞出來的“盈虧”,并據此制訂費率、保額,又有多大的現實合理性?如果聽證組織者的屁股無法坐正或責任意識不強,聽證代表的遴選、聽證程序的公平、聽證焦點的論據準備等,就不會令人放心,直面尖銳問題并合情、合理、合法地做出各自的利益退讓,就很難實現。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