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媒體譽為“全國高科技領域知識產權第一案”的富士康訴比亞迪竊取商業秘密案,終于出現了突破性進展。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九州世初知識產權鑒定中心”鑒定的報告已于日前出爐,鑒定結果表明:比亞迪獲取的相關文件中,確有大量文件構成非公知信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價值。 “富士康對于此次鑒定結果十分滿意,這對于案件的后續發展十分有利!备皇靠敌侣劙l言人童文欣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富士康的此次訴訟,分為刑事和民事兩部分,此次鑒定則是刑事案件的部分。鑒定的主要過程是:取得從富士康離職到比亞迪的員工的電腦硬盤,并對硬盤里的資料進行復制,并進行鑒定。鑒定的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是否包括富士康的內部文件;二是這些文件是否屬于機密文件;三是這些文件是否被運用于比亞迪。 在鑒定結果出來之前,比亞迪曾在公告中稱,“本集團并無侵犯富士康相關公司的商業機密”,“擁有足夠的資源處理訴訟而不會阻礙日常業務的正常經營!痹诮Y果出來之后,記者致電比亞迪法務部經理黃章輝,他表示目前公司不就此事對外發表任何看法。
富士康訴比亞迪侵權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最大電子產品專業制造廠商,在手機代工領域一直是國內的龍頭老大,世界知名電子品牌諾基亞、摩托羅拉等都是它的大客戶。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是1995年在深圳成立的一家企業,以手機電池業務起家。2003年起,比亞迪進入了手機代工領域,產值超過百億。 2006年6月,富士康旗下的兩家子公司——深圳富泰宏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與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一紙訴狀,把比亞迪告上了深圳市中級法院,以侵犯商業秘密為由索賠500萬。 2007年6月,富士康在香港起訴比亞迪,稱其在知情情況下,蓄意促使富士康若干前雇員違反各自雇用合約中須向原告承擔的義務,向比亞迪披露機密業務資料,富士康因此向比亞迪索取51.3億元賠償!
富士康意在拖垮比亞迪?
業內人士表示,看似一則簡單的知識產權斗爭,背后卻是復雜的商業利益爭奪戰。該人士表示,富士康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為50億元對它來說并不算什么,其根本目的在于拖延比亞迪將手機代工業務分拆上市的步伐。因此,富士康回應,用不正常手段得來的利益就如同沙丘上的城堡,建立得再輝煌也有倒塌的一刻。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業機密起訴比亞迪,應該是富士康最正常的維權行為。 據了解,目前比亞迪正在進行手機業務分拆上市的最后工作。此前,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赴港上市計劃已獲股東大會批準,并且已在香港啟動了上市推介,預計將于12月20日掛牌。此次上市計劃發行3300萬新股及2200萬現有股份,融資額近8億美元。 比亞迪同時承諾,凡屬比亞迪因訴訟“產生、導致或有關的所有負債、虧損、損害賠償、成本及費用(如有),本公司擬向比亞迪國際及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等提供補償保證”,但該保證“只會于比亞迪國際上市后生效”。 但是,據各大國際投行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高盛,法國巴黎銀行及亨達國際紛紛對比亞迪上市前景并不看好,尤其是在“富比案”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之前。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此時比亞迪硬要上市,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上市后的市場表現,且對投資人的利益造成損害。因此,有證券律師建議,在一系列訴訟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比亞迪上市應謹慎從事。
起訴決定“堅定不移”
“富士康一定會按照法律的程序繼續走下去!蓖男辣硎,目前富士康在香港、北京、深圳等地對比亞迪的訴訟都在進行當中。他表示,富士康一定會扼制透露商業機密的行為以及不公平的商業競爭,以在經濟損失上獲得最大程度的賠償。此外,富士康相信對于客戶而言,應該十分關注這種商業上的道德標準,竊取商業機密勢必會失去客戶,比亞迪是否還是合適的供應商值得客戶深思。 童文欣同時也認為,此次的案件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在未來的競爭中,想要在市場立足,對于企業而言,尊重與保護商業機密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