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下調電價的真正看點是什么
    2008-01-14        來源:半島網

  昨日廣東省物價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物價部門對廣東電網公司的成本監審發現,去年廣東電網的利潤高達142億,利潤空間太大。廣東將提出電力價格改革,全面下調工業和居民的銷售電價。(1月13日《 南方都市報》)

  經歷過太多的電價上漲情節,咋一聽到電價下調,還真有點不適應,不過,我關心的倒不是電價會降多少,而是物價部門真正發揮了價格監管機制的作用。
  廣東為何全面下調工業和居民的銷售電價?道理很簡單,因為利潤空間太大。廣東電網2006年的利潤是120多億,2007年是142個億。而整個廣東電網的資產才只有800多個億,資產回報率高達11%,大大超過了國際上6%到8%的平均水平。利潤不是無限制的,它有個邊界,否則就是暴利。廣東電網利潤高固然能夠證明其管理有方,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在高電價的基礎之上。電是壟斷產品,老百姓不得不用,哪怕是再高的價格。說得確切些,高利潤的幸福是建立于民眾高電價的痛苦之上,F在既然查出利潤空間太大,下調電價,讓老百姓受益,則是題中的應有之義。
  促使廣東下調電價的真正推手,當然不是廣東電網的“良心發現”,而是物價部門成本監審的結果。是物價部門經過一年多的調查才發現的。最大的功臣應是物價部門。當然,對壟斷企業的成本監審本是物價部門的基本職責所在。廣東省副省長謝強華提出,接下來廣東各級物價部門要突出抓好“六大機制”的建設,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健全體現公平正義的壟斷行業價格監管機制,我以為,讓價格監管機制發揮作用,才是廣東電價下調的真正看點。
  壟斷行業的利潤空間究竟有多大?作為民眾,是不知道,而物價部門沒有理由不知道?墒瞧駷橹,好像只有廣東的物價部門對廣東電網成本監審的結果進行公布,并誘發了下調電價的決定。
  去年年末,中石化和中石油曾向政府匯報政策性虧損的實際情況,希望尋求政府的補貼。之前二年,中石化分別得到一次性補貼100億元和50億元。一邊是暴利,一邊卻申請補貼。此舉讓公眾難以接受。其實,公眾只知道石油巨頭在大把大把的賺錢,但究竟利潤高達多少,是不清楚的。為何就沒有物價部門對其進行成本監審,為何不向公眾公布他們的利潤空間究竟有多大?
  不只是石油和電價,在我看來,只要是壟斷的,只要是涉及民生的,物價部門都應該進行成本監審,都應該告訴民眾其利潤空間。應該降價的降價,不要一邊享受著暴利,一邊卻在向著公眾哭窮,然后漲價。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