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蕭條期是文化產業崛起的契機
    2009-03-20    記者:陳鵬    來源:經濟參考報
  歷史經驗證明,經濟發展遭遇瓶頸的時候,往往也是文化產業繁榮的機遇期。
  1930年的大蕭條正是美國電影產業全面崛起的黃金期,一度涌現出《貓和老鼠》、《卡薩布蘭卡》、秀蘭·鄧波爾、英格麗·鮑曼等等一大批經典電影和超級明星;2008年,美國影院業聯合會主席菲西安承認,美國在過去數十年間遭遇過7次經濟低谷,但其中5次電影票房急劇攀升,為美國經濟復蘇貢獻不菲。
  20世紀七八十年代至1995年,日本汲取“奧斯卡經驗”,開始從“經濟立國”向“文化立國”轉變,2001年日本國會通過《振興文化藝術基本法》;2004年頒布《文化產品創造、保護及活用促進基本法》,文化產業高速發展,一舉催生出傲視全球的日本動漫和游戲,為新興的日本式經濟提供了鮮活注腳。目前全球播放的動畫片65%就出自日本;全球90%以上的電子游戲硬件、50%以上軟件更是被日本廠商掌握。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襲來,痛定思痛的韓國人意識到,應該利用文化這一最具本土活力的經濟產業改變其脆弱的外向型經濟現狀,通過放松管制、產業扶持、培育市場、本土消費等舉措,韓國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一躍成為全球文化產業強國。一批制作精良的韓國影視劇更是在東亞掀起“韓流”,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高達45億美元,其中在中國一舉拿到33億美元。2005年,韓國文化產品出口額高達7億美元。一場蕩平東南亞的金融危機恰恰幫助韓國完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崛起。
  相關稿件
· 文化產業:危中求中國精神 機遇出中國創造 2009-03-13
· 實施“文化立市” 深圳文化產業逆勢飛揚 2009-03-09
· 寧夏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文化產業 2009-02-09
· 金融危機中我文化產業面臨新機遇 2009-01-12
· 文化產業準備“過冬” 2009-01-06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