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十大食品制假售假典型案件[上]
    2007-02-09    記者:萬棟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盤點2006年,食品制假售假案件層出不窮。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06年十大食品制假售假典型案件。
    一、 某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以假充真的“蠶蛹復合氨基酸”產品案。2006年4月,某省省、市、縣三級質監稽查部門,在當地公安部門的配合下,成功查獲并搗毀當地一家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用豬血粉、雞毛等為原料生產銷售以假充真的“蠶蛹復合氨基酸”產品的案件。經查,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該公司用豬血粉、雞毛等為原料替代蠶蛹生產“蠶蛹復合氨基酸”產品,銷售給全國20余家保健品生產企業,用于生產保健食品,涉案金額近百萬元。鑒于該案責任人涉嫌犯罪,當地質監局將該案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二、 某米線廠使用吊白塊非法加工米線案。2006年10月23日,根據舉報,某省質監局稽查總隊對位于某縣一偏僻農村的一米線廠生產場所及該廠直銷部進行了突擊執法檢查,在生產現場查獲凈重50公斤的吊白塊包裝桶兩個、尚未用完的吊白塊1公斤、工業硫磺15公斤以及已送往直銷部的米線1.5噸。經抽樣送檢,確認其生產銷售的米線中摻入了一定比例的吊白塊。經調查,該廠主要是運用硫磺熏蒸和加入吊白塊的方式為米線增白、促銷。因此案涉嫌犯罪,目前已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三、 某窩點制造假冒知名品牌白酒案。2006年1月25日,某省質監部門會同當地公安部門,在當地一居民樓內查獲一制造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窩點。執法人員發現現場有5個人正在將勾兌好的散裝白酒灌到知名品牌白酒瓶內,現場共有灌裝好的各類假冒知名品牌白酒792瓶,貨值達20.6萬元。因該案貨值金額較大,已涉嫌犯罪,該省質監部門依法將該案移交公安機關處理。經公安機關偵察,法院審理,5名造假人員已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
    四、 李某某、鄭某某加工有毒咸魚干案。某市質監局執法人員對當地一居民家曬魚點和一水產品檔進行執法檢查,在曬魚點查獲正在晾曬的涉嫌有毒的“白拉魚干”13公斤和“敵百蟲”農藥20瓶(0.5公斤/瓶),在水產品檔查獲涉嫌含有“敵百蟲”咸魚80公斤。執法人員依法異地封存涉毒咸魚和“敵百蟲”農藥,并進行抽樣送檢。經檢驗,咸魚干含有“敵百蟲”。調查發現該案當事人從事自產自銷咸魚多年,因涉嫌刑事犯罪,當地質監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進行立案查處,追究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2006年11月14日,該市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了判決:兩被告人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拘役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五、 某黑窩點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啤酒案。2006年5月11日下午,某市質監局執法人員在一居民樓內搗毀一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啤酒的地下窩點,現場查獲多種假冒知名品牌啤酒及包裝物和制假售假設備。經執法人員調查核實,當事人自2005年11月以來,利用出租房屋以兩種啤酒為原料,加入蛋白糖、味精、氫氧化鈉等成分,裝入回收的知名品牌啤酒瓶,大肆制售假冒啤酒,貨值金額近11萬元。因該案涉案金額較大,當地質監部門已將該案移送公安部門處理,當事人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