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筆記本電池全球召回900萬塊、SK-II暫時停售甚至退出中國市場、佳能被38名消費者告上法庭……面對今年接連不斷的質量風波,日本的公關公司也按捺不住了。 近日,日本共同公關公司全額出資在上海成立了專為日資企業服務的公關公司——共同拓信公關顧問公司。 共同公關表示,開設共同拓信的意圖與近幾年來日企在華的各種問題日益突出有關。共同拓信直言,開設該公司就是為加強日資企業在中國的危機管理能力、專門為日企在華解決這些問題的。
加強風險管理
共同拓信注冊資金400萬元人民幣,員工20余人。本月內,該公司還將在北京成立事務所。 共同拓信成立之初,將與多可思綜合咨詢策劃咨詢有限公司合作。多可思是上海第一家日本獨資的專業公共關系公司,成立于2003年,專門為日企提供公關支持。 實質上,多可思已合并到共同拓信,而多可思總經理、日本電通廣告公司創始人田岡子擔任共同拓信的副董事長。共同拓信將負責企業宣傳,以及開辦企業公關人員培訓班等,為在華日資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支持。 共同拓信分析,企業因質量等在海外遭遇信譽危機,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由于初期應對不力以及平時與當地媒體溝通欠佳而使事態出現了惡化。而為應對這些難題,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公司為其提供支持。 共同拓信2007年和2008年的銷售額目標分別是1億日元和1.5億日元。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硯農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銷售額上看,共同拓信并不算規模大的公關公司。據他介紹,目前,在我國主要城市,活躍著2000多家公關公司。
專設公關公司沒必要
“其實,外國公關公司進入中國甚至成立獨資公司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编嵆庌r說道。 這也并不是共同公關在華的第一筆投資。該公司之前入股了東方三盟公關公司,而東方三盟公關主要為在華的日本企業和有日資背景的企業提供公共關系方面的專業化服務。大股東是中國環球公關公司。 鄭硯農表示,公關公司通過專業的方法,對企業的危機進行管理,在國外是很通行的辦法。如今,特別是中國入世以后,這種辦法也被在華跨國公司甚至中國本土公司運用。但他認為,專門為某國的外資企業設立一家公關公司并沒有必要。 “跨國公司遇到公關危機,一般與當地的消費者、媒體及當地的政府有關,這需要公關公司深刻了解當地的文化、人文等環境,而這方面外國公關公司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優勢。反之,本土公關公司卻有著優勢。這并不是會說本地語言就可以的!编嵆庌r分析說。 但鄭硯農對共同拓信將為中國企業提供進入日本市場的公關服務表示認同。他認為,日本公關公司了解日本市場,這使得中國公司更易于在日本市場起步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