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咬過一口的蘋果”的標記去掉,很多人還是能夠一眼認出這是蘋果公司的MP3播放器或者手機。而我國本土企業生產的眾多產品呢,有多少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日前,在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占全球40%的江蘇昆山舉行的首屆中國筆記本電腦設計大賽上,電子信息產品的工業設計成為核心話題,同時也引發了這樣的疑問:電子產品的“中國設計”在哪里?
“中國設計”在仿制中迷路
參加設計大賽的多款筆記本電腦,創意外觀和功能酷似來自未來,有的沒有液晶屏,靠普通白紙投影顯示,有的則是卷軸狀,不用時就可以卷起來! “工業設計的創新,尤其是電子類產品的創新,有賴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創新與應用,有賴于消費者真正需求的滿足!焙洗髮W設計藝術學院院長何人可說。同時,前瞻性的構想和設計,反過來也會促進新材料等的開發研制。 和外觀設計不同,工業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產品具備更高價值、更低生產成本、更吸引人的魅力。好的工業設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用戶的忠誠度,提高產品附加值。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李英杰介紹說,據美國設計師聯盟會調查,美國企業平均工業設計投入1美元可以取得2500美元的銷售收入。 目前我國個人電子產品制造已經形成規;,但行業整體利潤率在降低!叭绾螐睦麧櫬瘦^低的制造和銷售通用產品轉向利潤率較高的個性化、獨特化產品設計和品牌建設,是當今面臨的緊迫課題!敝袊娮有畔a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說。雖然有一些不錯的設計能夠獲得消費者青睞,但國內電子產品給人的印象多停留在仿制階段,而這也是工業設計特別能夠發揮作用的領域。 仿制也帶來惡性競爭。在北京中關村電子市場,可供選擇的國產個人消費類電子產品有幾十甚至上百種選擇,大多價格低廉,企業靠大量出貨在市場立足。
何時走出“只重技術,不重設計”的誤區
“中國設計”為何缺失?專家指出,目前國內許多IT企業對工業設計重視不夠,設計人員或部門游離于產品決策核心層之外!皣鴥群苌儆衅髽I建立從研究潛在需求、扎實研究原有產品的信息、提出概念、技術改造等全流程的設計!鼻迦A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柳冠中說。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電子類高科技產品的核心技術并非掌握在自己手中,導致國內企業在做工業設計時受到限制。 “一直以來國內企業多半認為,只要有技術,產品不愁賣。實際上,即使新技術研發成功,也仍需通過設計這個中心環節,才能轉化為新產品!闭憬髮W工業設計系主任孫守遷說。 一味仿制,沒有出路!爸袊O計”已成為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越來越重要的一環!叭鄙僮灾髦R產權,沒有設計創新能力,結果使得這次金融危機給這些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崩钣⒔苷f。 “設計創新將帶動技術的創新、材料的創新,最終實現產品的創新。工業設計在產業轉型升級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惫I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刁石京說,我國個人計算機產業面臨轉型的迫切需求,通過發展工業設計推動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是優化產業升級的重要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