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0-09 唐鈞(北京學者) 來源:新京報 |
|
|
社會保障實際上是社會投資,伴隨著經濟發展應該是“全民富!。社會保障,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自然是其題中應有之義。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嘉興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日前正式實行!啊稌盒修k法》將社保范圍擴大到城鄉所有人群,不僅是農民,還有城鎮居民中未參與保險的,以及非嘉興戶籍但已經取得暫住證的外來人員。此舉使嘉興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地級市! 其實,嘉興市原來就有針對企業職工的《嘉興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針對事業單位職工的《嘉興市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雖然報道中沒有提到,但嘉興市的公務員也一定是享受了國家公務員的退休制度的。以上制度,與全國各地大同小異。有差別的是,嘉興市的失地農民此前已經參加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新的《嘉興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暫行辦法》,使全市16周歲至60周歲,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參加上述三項養老保險制度的政策范圍中的人,包括農村居民、城市無業人員和原來采用一次性“躉交”形式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各類城鄉勞動者,以及非嘉興戶籍但已經取得暫住證的外來人員,都有機會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了。據介紹,正式施行《暫行辦法》將使嘉興近100萬城鄉居民受益。 在報道的結尾,記者提到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這項制度現在正在被“克隆”到城市為“非從業居民”服務。從嘉興新制度的創意看,相信《暫行辦法》也受到了這方面啟發,又將把“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面向全民的設計思路,再次“克隆”到對農民和城市非從業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上。雖然嘉興的做法可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就要使社會保障面向全民,嘉興人給全國立下了榜樣。 應該是時候了!上個世紀80年代,當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開始討論“社會保障”和“養老保險”等問題時,正值發達國家對“福利國家”的批評進入高潮期。同時,中國的經濟剛剛開始起飛,政府的財政收入還不充足。因此,一直以來,中國社會在這些方面保持低調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現在的中國,經過28年平均9%以上的快速增長,政府的財政收入已經是數以萬億元計,2006年達到4萬億元,而2007年上半年就有2.6萬億元。有經濟學家分析,中國今后五年的增長速度仍能保持在10%以上。 從國際上社會保障理論的發展趨勢看,對“福利國家”的褒貶早已回到了更加理智的立場上。同時,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盡管經過十來年疾風驟雨的沖刷,但其基本的價值判斷和制度的核心部分可以說是毫發無損。 國慶前到河北考察,看到農村中有很多綠色食品被開發出來。同行的一位專家說,要是全國人民都消費1公斤這里的綠色食品,就可以有多少多少……但是,遺憾的是,全國7億多農民,還有城市中近3億的中低收入群體有經濟能力去消費這些比一般食品的價格高出數倍的綠色食品嗎?只有讓人民富起來,他們才有能力去消費———不消費,哪來的市場? 因此,還是要說,是時候了。社會保障實際上是社會投資,伴隨著經濟發展應該是“全民富!。社會保障,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自然是其題中應有之義。 因此,養老保險也要考慮面向全民,這就是嘉興經驗的實踐價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