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一標準 民眾就發笑
    2008-06-04    作者:葉志軍    來源:瀟湘晨報

  一場“國標饅頭”引發的風波言猶在耳,首部粽子國家標準又進入起草論證階段。國家標準委消息稱,估計國標不會對粽子形狀做強制性規定,但可能會對包裝要求細化,將根據保質期的不同來確定包裝的形式。(6月3日新京報)

  和“饅頭”的大張旗鼓不同,“粽子”選擇的是“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盡管民眾對“國標饅頭”們已頗有腹誹,但國標委還是“雖千萬人吾往矣”地義無反顧?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根本原因在于說話的雖然是大多數,但不過是一群沒有話語權的“烏合之眾”。
  按照國標委的時間表,2008年僅食品標準制修訂就多達545項。這其中不但包括粽子,還有元宵和薩其瑪,更有方便米飯和豆腐干。照這些龐大的準標準的工作量計算,意味著國標委人士今年將以平均每天制訂完成3部國家標準的速度只爭朝夕著,用一句“日理萬機”來形容,恐怕不為過。
  問題是,這諸多的“國標”究竟是國標委自己操刀還是企業捉刀?從“饅頭”的事例看,“國標”似乎還是“企標”,起碼是國標委委托的企業的“企標”。畢竟,這偌大的工作量靠國標委有限的工作人員去事必躬親,不僅不現實,而且也不可能。由此看來,國標委最后所要做的工作,不過是裁定“企標”是否符合他們心目中的“國標”。
  這種身兼“運動員”和“裁判員”雙重身份的做法,是國際慣例還是中國特色?我不知道。不過,從號稱“2個人忽悠了13億中國人”的全國牙防組事件上,我們還是感到了一絲前車之鑒的隱約寒意。
  且不論企業和行業協會間存在著標準制訂的競爭,也不說企業與企業間也存在著標準之爭,“粽子”們國標以后能干什么?怕也只是一個“利”字了得。在這些完全市場化的傳統食品競爭中,有關部門要做的無非是管理好食品安全,保證所有消費者的身心健康。至于選擇什么形狀的饅頭是消費者的事情,而靠什么吸引消費者則是企業自己的事情。
  在信息與通訊技術產業領域有句話,“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專利,三流企業做產品”。不管怎樣,它都明確了主體必須是企業。對于國標委給“粽子”們“落戶口”是否屬于越俎代庖姑且不論,這些“國標粽子”除了證明國標群體的“虛假的繁榮”以外,又能證明什么?

  相關稿件
· 為“粽子標準”說句公道話 2008-06-04
· 粽子合格率為97.4% 2008-06-04
· 第四屆中國粽子文化節四月無錫舉辦 2008-01-09
· 嘉興小粽子大生意 2007-12-03
· 過期粽子重上市 合肥“黑心粽子事件”追蹤 2007-06-20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