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年齡當慎重從事
    2008-11-19    郭振綱    來源:工人日報

    據多家媒體報道,不久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在公開場合表示:“相關部門正在醞釀條件成熟時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采取‘小步漸進’的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庇袑<抑赋,此舉可以有效緩解社;饓毫,保護退休返聘人員的權益。因為事關百姓切身利益,上述說法一出便迅速成為輿論焦點,連日來爭論不斷。

    延遲退休年齡,其影響是多方面的,應充分考慮各方因素。
    延遲退休年齡直接導致對新增勞動力的擠壓效應。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7底的統計,我國實際就業人口為7.7億,如果按照延遲退休年齡5年統計,每年自然減員10%計算,每年因遲延退休增加的勞動人口,保守的數字也有上千萬人,而當前我國每年新安排就業人員也只有近千萬人,兩個一千萬相抵,延遲退休年齡將使我國失業人員每年增加一千萬人。在我國出生率沒有達到峰值、新增勞動力凈增長、每年4%左右的失業率的情況下,延遲退休年齡將導致延遲退休人員擠壓新增勞動力就業的效應。再加上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國將有數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在新增就業崗位無法取得突破的情況下,延遲退休年齡產生的剛性制約和擠出效應,將使我國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以延遲退休年齡來緩解社;饓毫、保護退休返聘人員合法權益,作用有限。延遲退休年齡能增加養老保險基金,但同時,延遲退休人員因年齡大、抗風險能力弱,也會使醫療、工傷基金支出相應增大。再有,因延遲退休人員擠壓新增勞動力就業,對新增勞動力進行失業救濟會導致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相應增加。這樣算來,社;鹬叙B老保險基金的增加部分與醫療、工傷、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的增加部分相抵,凈增加部分其實是有限的,不可能從根本上緩解社;饓毫。
    是否延遲退休年齡與勞動力構成有著密切的關聯。目前一些發達國家普遍面臨人口負增長,勞動力短缺,其延遲退休年齡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勞動力不足。而我國目前是勞動力過剩,有大量達到就業年齡的勞動者需要就業,勞動崗位不足。如果延遲退休年齡,不僅不利于解決就業問題,而且會形成老年人搶年輕人飯碗的現象,因此產生的社會矛盾解決起來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不可小視。
    延遲退休年齡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涉及人口和計劃生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多個方面,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雖然隨著國民生存壽命的增加,勞動能力也在增長,從長遠看,延遲退休年齡是符合人類發展規律的。但延遲退休年齡不僅要看條件,還要看時機。在我國勞動力人口基數巨大、就業壓力嚴峻的前提下,就業年齡區間的設定一定要切合社會發展的狀況。延遲退休年齡要廣泛論證,慎重從事。

  相關稿件
· 社保專家:推遲退休年齡不會搶年輕人飯碗 2008-11-12
· 提高退休年齡與就業難題 2008-11-07
· 53歲:國人期望的退休年齡 2008-05-06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