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政策切莫察秋毫不見輿薪
    2008-10-08    作者:馬紅漫(上海 財經評論人)    來源:新京報

  融資融券試點計劃在國慶長假后推出,但卻并未得到資本市場的積極響應。業界多從金融產品具體屬性的角度解讀,認為融資融券只不過是交易工具的創新,不是直接的利好政策。
  每項金融經濟政策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雖然基于當下中國的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態勢,謹慎保守的分析固然有理,但過度悲觀的看法卻未必可取。
  事實上,作為救市工具的融資融券肯定存在諸多不足,但其背后所透露出調控部門的政策信號卻至關重要。從時間點上看,調控部門選擇在國慶假期結束前一天推出此項政策,其對沖海外市場假期下跌的目的彰然,政策維穩意圖非常明顯。而從政策工具看,盡管融資融券對于救市而言存在不足,但卻一直是市場呼吁了很久的金融創新工具。市場的需要能夠在關鍵時刻得到政策面的響應,其本身的政策信號意義更應關注。
  不僅如此,之前當雷曼兄弟破產的消息甫一公布,央行即宣布降低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梢,各個調控部門應對金融風險、維護市場穩定的決心清晰可見。由此推論,其他市場期盼依舊的救市政策,包括股指期貨、平準基金、暫停新股發行、調降紅利稅等政策,進一步在關鍵時候陸續出臺的概率也都很大。因此,單純拘泥于具體的金融產品,去判別其對于市場利弊的大小,本身就是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更為關鍵的是,國內政策導向的變化極有可能帶給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迥異于海外市場的機會。次貸危機一再深化,全球投資者心態已經陷入恐慌。美國救市政策獲批股市卻依舊大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但是,中國有著不同于海外市場的因素,如果調控政策能夠實現成功引導,那么中國作為單個經濟體走出悲觀趨勢的概率是很大的。
  經濟走勢突破的關鍵在于對內需的拉動,而實現內需拉動突破的關鍵是農村市場的啟動。目前有跡象明確表明,這一點已成為了下一步政策推動的著力點。
  市場普遍認為,農村土地流轉政策將會有較大的改進,其中的核心就是保障土地流轉中農民的經濟利益。如果土地流轉政策能夠在定價合理化、分配合理化上有實質性突破,那么農民經濟收入長期落后社會發展的狀況極有可能實現質的突破。一直制約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需不足問題或將迎刃而解。
  持續的利好政策和保增長的政策基調,最終必然會獲得市場積極的反應。與其去過度關注具體政策的不足之處,不如耐心分析累積政策效果的集中爆發機會。

    (聲明: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稿件
· 亞行8億元人民幣融資支持我國提高樓宇能效 2008-10-08
· 融資融券難樹市場信心 利好下仍需警惕風險 2008-10-08
· 融資融券存在監管與技術難點 2008-10-07
· 融資融券并不是救市良招 2008-10-07
· 融資融券市場低位試點 融資規模將大于融券 2008-10-06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