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新聞 >> 正文

“一帶一路”與30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
2017-05-15 作者: 記者 公秀華 來源: 中國經濟網

  產能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在12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一帶一路”產能合作方面取得的進展。據了解,目前中國已經和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30多個沿線及其他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有關文件,一批重大項目也相繼落地。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介紹,近年來,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動產能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建立了廣泛的合作機制。目前,中國已經和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30多個沿線及其他國家簽署了產能合作有關文件,把產能合作納入機制化軌道。

  一批重大項目也陸續落地,中國高鐵、核電“走出去”的第一單都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寧吉喆說:“2013至2016年,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600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合作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總產值超過500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超過11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8萬個?!?/p>

  中國還發揮政策性、開發性和商業性金融的作用,推動各類金融機構采取多種方式支持產能合作項目,為企業開展產能合作提供有力支撐。此外,中國不斷提高企業對外投資便利化和規范化水平,督促企業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為企業開展產能和投資合作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寧吉喆指出:“截至2016年底,中方與53個沿線國家簽署了雙邊投資協定,與54個沿線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并且積極商簽標準化合作協議、簽證便利化協議等各類合作文件,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p>

  這些產能合作不僅在增加就業、提高稅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還有力推動東道國工業化進程并促進相關產業的升級。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不是僅限于中低端產業,而是將我國產業優勢和資金優勢與所在國的需求有效地結合起來,大力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領域的合作。

  辛國斌表示:“我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成效還是比較顯著的,高鐵、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制造業,包括我們的船舶,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個新名片。這些優勢企業‘走出去’,帶動了沿線國家產業升級和工業化的整體進程,受到沿線國家歡迎。

  寧吉喆透露,未來五年,中國的對外投資能夠達到每年1200億到1300億美元,其中相當多會落在“一帶一路”沿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南方基金

中國民企首次進入國際油氣核心“朋友圈”

中國民企首次進入國際油氣核心“朋友圈”

這幢打著捷克logo、曾經是捷克最古老的銀行——工商銀行的所在地,如今已被民營企業中國華信收購,并成為其歐洲總部辦公大樓。

套補貼、無運作“空殼合作社”頻現

“到付”快遞成詐騙新渠道

“到付”快遞成詐騙新渠道

互聯網時代,網上購物受到消費者青睞,可層出不窮的詐騙“陷阱”卻隨之而來。

“免費促銷”背后幾多“空頭支票”?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