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被譽為新中國汽車工業搖籃,制造出第一輛汽車、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一批國企擔綱重任、發展壯大,見證著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如今,站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新的歷史方位,長春眾多國企延伸技術鏈、人才鏈、資金鏈,聚焦創新引領,攀登科技高峰,集聚生產要素,搭建轉化平臺,因地制宜推進產業升級,助力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于微觀處看成果,瞄準生物醫療、低空經濟、衛星航天等領域,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涌現;于中觀處看產業,聯動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園區、搭建平臺,吸引產業鏈上下游市場主體落戶,集群式發展;于宏觀處看勢頭,引領汽車制造等傳統產業不斷向上突破,助推科技成果本地轉化……
“因地制宜抓住產業優勢,搶抓產業升級機遇,推動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躍升,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支撐,是國企的重大使命?!痹陂L春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孫立彬看來,國企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重大生產力的載體,要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在長春,一批國企助力孕育新質生產力的成長土壤,“進”的勢頭更勁、“穩”的基礎更牢、新動能拔節生長,為東北全面振興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長發集團投資建設的繁榮智能制造產業園,助力“汽車城”轉型升級。圖為一汽紅旗繁榮工廠。記者 耿馨寧 攝
緊盯“大局大勢” 在重大生產力布局中顯擔當
緊盯產業大勢,瞄準高新技術,搶抓發展機遇,在長春的新質生產力布局中,國企勇于擔當。
——搶抓機遇,助力“汽車城”駛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快車道。東風大街上,“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漢白玉基石巍然矗立,廠區的紅墻保留著建廠時的風貌。而走入一汽紅旗繁榮工廠的廠門,取代“懷舊風”的,是一派現代化圖景:車間寬敞明亮,無人小車穿梭其間,靈活避障,自動機械臂手舞足蹈,緊張忙碌,工人操作聚精會神,有條不紊。
網絡空間里,一座數字化的孿生工廠與現實中的車間完全映射,只需輕點屏幕,運行狀況就盡收眼底。一臺臺技術更先進、設計更新潮、充滿“國際范兒”的紅旗新能源車型裝配成型、魚貫而出,奔赴四面八方。
“未來工廠”背后,是長春市城市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發集團”)干部職工的艱苦努力。這家國企投資建設的長春汽開區繁榮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對標先進汽車整車生產技術,歷時僅19個月,就完成廠區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提前17個月完成建設目標,交付一汽集團投產使用,助力“汽車城”踏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節奏。
長春青年人才公寓——潤玉時尚社區。資料照片
工人在紅旗繁榮工廠總裝車間裝配車輛。記者 顏麟蘊 攝
——上“云”用“數”,為產業數智化轉型注入加速度。發展數字經濟,“算力”是重要底座。長春人工智能創新基地的算力中心里,一排排超算和智算機柜高效運轉,在處理海量數據的同時,還能實時更新算力、性能等關鍵指標,相關信息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為區域內科研機構、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提供算力數據支持。
“中心目前已達到‘超算10P+智算300P’的算力規模?!遍L發集團總經理助理、東北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潤濤介紹,“目前已在超硬材料、菌物研發等領域中為省內科研團隊提供算力服務,幫助多家企業進行人工智能轉型,孵化多個行業和企業級模型?!?/p>
——登高望遠,拉動產業步入“高精尖新”。備受關注的低空經濟產業,長春國企深入布局。國資控股的長春長光博翔無人機有限公司內,多款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讓人眼前一亮?!拔覀冄兄频碾p飛翼無人機續航時間是常規無人機的2至3倍,載重、抗風能力更強,可以在-40℃的極寒溫度下作業?!惫臼袌霾控撠熑肆螙|坡說。如今,這家企業已研發定型并上市銷售三款雙飛翼機型,分別為7公斤、12公斤、25公斤起飛重量的小型無人機,另外中大型50公斤、200公斤起飛重量雙飛翼無人機正在研發測試中。
人工智能多模態評測數據庫、人工智能文獻挖掘平臺、兒童言語發育評估……在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長春金賽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新技術為醫藥研發注入新動力。藥物研發實驗室里,一個專為科研人員設計的文獻挖掘平臺,借助AI閱讀能力和知識圖譜,讓研究人員快速捕捉關鍵信息?!皬牡鞍踪|的改造到細胞培養,再到純化工藝的精細打磨,我們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生物計算各個環節?!苯鹳愃帢I公共事務總監林偉說,“縮短實驗周期,提高研發精準度?!?/p>
妙用“四兩撥千斤” 為科創成果就地轉化“量體裁衣”
長春是名副其實的“科教城”,境內坐落著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一院三所等科創“國家隊”。構建覆蓋各級各類科研院所機構的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結合重點產業鏈與高校院所共同打造標志性產業示范園區、進駐科研院所“掃街”并“保姆式”推動成果落地……長春市各級國企積極推進資源要素的整合,助力科創資源轉化成生產力。
——產學研融合,釋放科教城優質資源。長春市發揮國企引領作用,聯手域內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引導更多科研成果投入經濟建設主戰場。
吉林大學與長春新區共建吉興產業園,主要承接吉林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長春理工大學與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建芯光產業園;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與長春新區共建長智光谷產業園……長春市首批共建的8個科技產業園區正陸續開園運營。
長春曾產出了新中國第一爐光學玻璃、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如今,遙感衛星、光芯片、圖像傳感器、激光器……光電產業在長春蓬勃生長。各級國企通過種子基金、科研獎勵等方式,支持光電企業發展,夯實“光谷”基礎?!伴L春市為光機所‘量身定制’了產業園區,打造光電產業集群?!遍L春光電信息產業園負責人王勝楠說。
在長春芯光產業園,綠樹成蔭,花香四溢。這個由長春凈月高新區下屬國企與長春理工大學緊密合作打造的科技園區,孕育著眾多深耕光電領域的創新企業。手機成像光譜芯片、內窺鏡、腹腔鏡手術導航系統……園區自2023年投入使用以來,已吸引52家科技企業入駐。園區負責人殷大鵬說:“園區不僅為科技企業提供優質辦公環境,還通過財務、人事代理、法務等服務,提供全方位支持?!?/p>
位于園區內的長春光客科技有限公司,以其豐富的無線光通信產品享譽業內。該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由長春理工大學空間光電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組成?!霸S多企業負責人是高??蒲腥藛T,不僅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也為青年學子提供更多職業選擇?!币蟠簌i說。
——雪中送炭,在科創企業關鍵環節“扶上馬、送一程”。走進長春市麥迪克智行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員操控下,兩側車輪內扭,樣品車原地轉圈。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靳立強介紹,這項技術2017年就已成熟,從實驗室到產業一線,只差“一步之遙”。2023年,長春市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為其提供了1000萬元的種子基金、3300平方米的廠房,讓“金點子”成為現實。
這是長春市國企助力科創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23年,長春謀劃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長春未來種子基金,助力科技項目茁壯生長。長春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春國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國斌介紹,基金聚焦科研院所成果轉化,首期種子基金32個項目已經完成全部投資。
目前,長春國投集團擁有2個基金管理機構,投資基金24億元,以5.2億元國有資本撬動社會資本18.8億元,支持優秀企業50余戶,吉大正元、奧萊德、中研新材料等20戶企業在主板或新三板上市,有力扶持了一批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今年一季度,集團累計為170余戶企業提供金融支持10億元,在長春市科技局助力下獲得1000萬科創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權,可為科創企業新增1億元的新型融資支持?!半m然許多并非‘頂天立地’的大項目,但都針對痛點,努力發揮國有資本四兩撥千斤作用?!毙靽笳f。
強化“三個對接” 讓各類生產要素順暢流動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路徑中,長春市各級國企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圍繞創新驅動改革生產要素配置方式,吸引各類人才前來,讓各類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
這是位于長春市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長春算力中心。資料照片
——發揮國資國企引導作用,強化創新成果與經濟對接。長春市多方籌措設立300億元“長興基金”,組建長春未來科技創新集團,吸引戰略投資者共同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項目,聚焦汽車產業、現代農業、光電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最大限度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本地”。
為了讓更多科創項目脫穎而出,長春市去年以來組建多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深入重點高校院所開展“掃街”行動,目前已有效對接項目團隊80余個、科技項目百余項。發揮“長興基金”率先投、帶頭投、聯合投引導作用,撬動科技成果轉化,拉動長光衛星、長光辰芯、中研股份、通視光電、求是光譜等眾多“硬科技”企業發展。
——發揮國資國企平臺作用,強化創新要素與市場需求對接。春末夏初的長春蓮花山院士科研產業園,長春賽諾海思生物醫用材料有限公司的“可吸收醫用縫合線”項目正在抓緊建設推進,按照規劃,該項目將陸續進行設備試運行、醫療器械審批等工作。長春蓮花山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光瑞介紹,通過廠房建設等方式,國有資本參股高技術企業,共同拓展市場。
走進長春國投集團的子公司——長春科技大市場創新創業服務有限公司,濃厚的創新氛圍讓人耳目一新。公司內部設有為創業者提供的會客廳、咖啡廳,以及實時發布技術需求、科技成果信息的顯示屏,宛如一個“科技溫室”,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全方位服務支持?!拔覀儗⒎趸嘤?、技術需求對接、科技成果推廣等科創服務功能進行匯集,將項目、平臺、人才、資金進行整合,幫助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順利落地?!遍L春科技大市場總經理劉麗波說。
除了提供金融服務,長春國投集團還積極搭建平臺,幫助科技項目與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建立聯系?!敖衲暌患径?,我們深入孵化器、縣區、高校,舉辦了65場各類科創活動,收集整理了4200余項科研課題?!毙靽笳f。
——發揮國資國企人才吸引力,強化引才留才工作與產業發展需求對接。人才是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2023年,長春成立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專業化、市場化人才引進舉措以及合理、完善的人才服務,激活資源要素、帶動產業發展。
這家由國企運營的長春青年人才城通過承接國家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整合全市資源,在長春市的主城區及開發區啟動建設2萬套青年人才公寓,打造時尚、啟航等多個人才社區。在長春市寬城區的一處人才公寓,50平方米左右、設施齊全的公寓月租金約1200元?!坝辛寺淠_點,更能安心創業?!贝髮W畢業生劉鑫說。根據初步統計,長春青年人才城服務的青年群體中,外地畢業生占比32%,為實施百萬大學生來(留)長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長春市正在積極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中,向支柱優勢產業集中,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集中,通過完善國有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業績考核辦法,注重創新驅動的導向,鼓勵國資國企加速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為東北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