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傳統經濟分析的兩大錯誤
到目前為止,前文已經清楚地說明:如果想走在曲線之前來預測經濟狀況,就必須改進被廣泛使用的追蹤經濟數據的方法。本節的目標是糾正傳統方法的兩大錯誤,大多數商業人士、投資者,還有經濟學家,經常使用這種方法來衡量經濟周期。 第一個經濟錯誤:將衰退作為經濟增長減緩的基本量度標準。使用衰退概念和定義(實際GDP絕對下降的時期)作為衡量指標,往往不能及時反映經濟損失。因此,作為一個廣泛使用的量度標準,衰退概念對企業、投資者以及政策制定者來說用處不大。在做分析師的最初10年及以后的年份中我所經歷的每個經濟周期,當實際GDP出現或將要下降時,整體經濟、企業和股票市場就已經遭受了嚴重的損失,而大部分損失早在經濟增長率從峰值水平開始減緩時就發生了。當經濟總量的絕對水平真正下降時,大部分損失已經發生過了。一個更敏感、能及時反映損失的經濟增長減緩概念應該被用來替代衰退概念。 第二個經濟錯誤:根據與上季度相比(quarter-to-quarter)或與上月(month-to-month)相比,來追蹤經濟數據。這種方法被用來追蹤大多數經濟序列和指標的變化率,但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人們經常無法識別實際存在的因果關系,以至于很難有效地預測未來的經濟事件。提供經濟數據的政府部門和其他機構以及大多數經濟學家按照與上季度相比來追蹤主要經濟指標的變化率(例如,新聞標題:“第2季度實際GDP比第1季度增長了3.5%”)。這種方法要求:(1) 本季度以及與之相比的上季度數據都要經過季節調整;(2) 如果是季度數據,需要乘以4(如果是月度數據,需要乘以12)來確定季節調整后的變化率;(3) 經常進行修訂。雖然在短期以這樣的方式來報道數據具有時效性,但是按照與上季度相比來考察長期經濟數據,往往會造成數據呈現出易變性并含有噪音(noise),以至于很難辨別出實際存在的經濟序列間的因果關系。當我們試圖挖掘經濟指標間可預測的長期關系時,把數據繪制成圖表是清晰描繪數據關系的基本方法。 采用衰退概念(經濟損失的錯誤定義)并按照與上季度相比來衡量變化率(變化率的錯誤衡量方法),導致人們很難發現并識別經濟周期中真正的拐點,此時正是變化率開始改變方向的時候。 每個人都能獲得相同數據,而通過糾正大多數經濟分析中存在的上述兩大明顯錯誤,我們就能學會從不同角度考察這些數據,從而觀察到其他人忽略的事實。這就像在30 000米高空的飛行員,低頭俯視經濟景象,看到一位轎車司機迷失在迷宮中!八ネ恕、“增長”以及按照與上季度相比得出的含混不清的數據,共同構成了這個迷宮,而司機本人并沒有認清真正的經濟狀況。糾正這兩個錯誤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從不同的新角度審視大眾言論,并對當前的經濟觀點做出明確判斷。 以后幾章將分別討論這兩大錯誤并說明如何糾正它們。第4章考察過去經濟衰退出現的次數和時間,描述經濟衰退和經濟總量增長率、公司利潤以及股票市場有何聯系,并首次闡述了經濟滑坡反復循環出現時各經濟指標變化的順序;第5章分析了如何追蹤經濟增長率,說明了對于試圖預測未來經濟周期的人來說,放棄與上季度相比的衡量方法,而采用同比(year-over-year)變化率(即與上年同期相比的變化率)的必要性。稍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討論因果關系在過去不同經濟周期中存在一致性,而這種一致性可以指導對未來的預測。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頁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