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如何應對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
由于旱澇等自然災害的不確定性,以及由于國際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不能低估今年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面臨的自然風險和主要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從國內看,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加、飼料業與食品加工業的發展等導致對糧食需求的剛性增加,同時由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勞動用工價格、流通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形成糧食等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壓力。另一方面,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并將逐步傳導到國內農產品市場,也將加大農產品價格的不穩定性。所以,穩定糧食生產、確保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對于穩定物價意義重大。為此,需要加強對國內農產品供求變化趨勢、國際與國內農產品市場關系等問題的深入研究,根據市場形勢的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
第二,如何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今年中央1號文件以水利為主題,特別強調要大興農田水利,這既是保障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需要,也是促進整體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需要。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包括:如何確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屬性?如何建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新機制?如何統籌推進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設?如何顯著提高區域水資源利用能力和調節控制能力?
第三,如何解決“招工難”問題?
新年伊始,我們就遇到“招工難”問題,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地區情況尤為突出,并開始由沿海向內地擴散,勞動力供求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為此,要對各地“招工難”的情況進行密切跟蹤,提出應對策略。其關鍵還是要研究如何創造條件,讓舉家外出的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工逐步融入城市,扎實提高人口城鎮化水平。
第四,如何推進“三化”同步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現代化滯后于工業化、城鎮化問題仍很突出。推進“三化”同步發展,其實質就是處理好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切實改變農業農村在資源配置和國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建立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關系,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
